初议(殿下正文第一八二章此次营...)
近清流。但亲政后的第一次改制并未成功,荣晟帝不得不与母亲妥协,从而造就了如今的局势。 “臣好多了。”郑国公轻轻喘息,望向荣晟帝,“臣有幸生于盛世,得见明君,乃臣之幸事。” 郑老夫人道,“娘娘与陛下恩深,礼数却不可轻废。” 自郑国公称病,也有两年多的光阴,时久未见,郑国公更加枯瘦了,脸上皱纹深刻,一双与郑太后肖似的眸子尚且清明。 相较于郑家,皇长子荣绵更亲近母族徐国公府。 郑国公道,“陛下,为臣忠君,乃是本分,更谈不上扶持。” 郑太后道,“阿洋那孩子倒是很稳当。” 兄妹二人这几十年不知经了多少刀光剑影,见惯生死,此刻也不必说什么客套话。 郑太后道,“若有好消息,兄长只管让大郎同我讲,阿锦在宫里这几年,与我的孙女是一样的。” “这两日瞧着,精神又略好了些。”郑老夫人由内侍与长孙搀着,亲自引路。郑太后自先帝时入宫起,这是第一次回娘家省亲。不过,平时常见娘家人,一向亲近。郑太后道,“皇后与你祖母、母亲去说说话,女眷一概不必服侍,我与皇帝先去看望国公。” 荣晟帝虚扶着母亲问,“外祖母,舅舅身子如何了?” “臣想为阿衡求尚公主。”郑国公平静的眼眸望向郑太后。 郑太后道,“这桩亲事与我、与阿烺、与郑家,都好。可有一样,儿女